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采取线下、线上、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习;服务管理持续创新,增强学员体验,提高培训效果。
一、项目背景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十二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之一,2016年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自2011年起,由人社部牵头,会同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共有高级研修项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岗位培训项目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项目4个子项目。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提升,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决定2021年至2030年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卡脖子”问题、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分类分层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队伍,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吉林大学自2020获批为第十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来,在吉林省人社厅的指导下,基地依托吉林大学优势学科和师资力量,依托校内51个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选题,在包括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法律、知识产权、食品安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积极开展各类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二、项目实施
通过几年的基地建设和培训实践,学校从项目确定、开展之前对培训项目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专业学院成立专家项目组,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师资队伍等方面精心设计,并在工作流程、学员报名、教学管理、课程考核、证书发放、培训效果反馈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实现规范管理,圆满地完成了吉林省人社厅和人社部委托的高级研修班任务。
在2021年项目申报上,基地领导高度重视,加大力度面向校内各专业学院和科研院所征集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经吉林省人社厅评审推荐,最终学校共有9项高级研修项目入选吉林省2021年各级别的高级研修项目目录,其中1项国家级自筹经费高级研修项目、1项省级高级研修项目、7项自筹经费高级研修项目。具体如下:
1.课程开发有针对性
高级研修项目依托学校优势资源,以行业发展前沿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由行业专家成立课题组,有针对性的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课程内容,形成了有区别于普通在校生的课程研发体系。根据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如何在5天的时间里具有针对性的满足参训者的岗位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课程、建立师资队伍等一些列教学活动,为此我们设计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供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相关部门进行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结合吉林大学优势、特色,开发了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方案。
2.培训形式多样化
在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期,为了满足各类型培训人员的需求及学校对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基地的高级研修班培训形式多样化。打造了线上、线下灵活组合,多样化的培训模式。
线下培训的高级研修班“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促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学员大多为延边地区从事国际贸易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本次培训班采取送教上门的模式,高研班举办地点设在珲春市,由“学员入校学习”改为“教师上门送课”,既减轻了学员的负担,又节省了办班经费,同时还扩大了人社厅高级研修项目在我省的影响力。
因国内疫情情况反复,线下培训受影响较大,基地的部分高研班无法如期举办,基地向专技处主要领导申请,依托吉林大学完备的教育资源优势,将部分线下高研班转为线上举办。分别为“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建立高站位实验动物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医药振兴战略”、“畜禽无抗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生物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国际焊接资质认证体系下的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基地为此投入经费专门改造直播教室,保证了高研班如期完成。同时也符合了学校对于线下培训的防疫要求,避免了疫情常态化期间人员大规模聚集造成感染的风险。
3.教学师资水平高
吉林大学基地为了保证培训质量,确保授课效果,每期高研班都组建高级研修项目课题组,由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研究人员担任课题组长;每期培训班都配备了高水平师资,授课教师由副教授以上人员担任。同时为了加强培训的实用性,基地还邀请了行业内知名的专家补充进教学团队。
其中,学校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深地资源移动平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高研班,围绕“深地资源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与装备”“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地壳结构”“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及应用”“移动平台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空-地-井立体探测技术及应用”“综合地球物理处理与反演”“深部油气资源勘探与解释”“全极化探测地雷达及应用”等前沿研究领域,分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教授以及国家高端人才殷长春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财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熊盛青教授和吕庆田教授、长江学者张海江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冯晅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参训学员作专题讲授。课程讲授期间,地探学院韩江涛、马国庆等多位老师对线上学员精细组织和安排,保障了研修的顺利进行。线上线下的学员们均踊跃发言,参训学员充分利用专家授课后的专题研讨环节与老师交流探讨相关问题。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讲授内容赢得了每个参训学员的赞誉,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培训效果反馈好
基地承办的9项高级研修项目,学员的调查满意度均达到99%以上。学员们纷纷表示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授课内容的实效性高,对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因采取了线上培训的模式,解决了大部分学员作为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长时间脱产学习和本职工作之间的“工学矛盾”,学习方式灵活,可在电脑端和手机端进行学习,同时课后还可观看视频回放,加深学习的印象。既把对工作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又学到了新知识新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
三、工作主要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制度健全完善。
吉林大学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获批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基地发展规划列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当中。基地严格执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吉林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经费管理办法》、《吉林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吉林大学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品牌项目管理办法》、《培训学员管理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
2.严格经费管理,运作规范有序。
加强基地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基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吉林大学基地明确基地负责人是基地各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将基地补助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经费专款专用。每笔经费的使用都召开院务会进行研究,切实将“统一管理、厉行节约、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经费管理原则落到实处。
3.发挥学科优势,满足学员需求。
基地每年面向校内的51个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项目征集,征集的项目要求以行业急需额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探讨行业发展及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等。例如学校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申报承办的高级研修项目,探讨药企在研发、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分享经验做法,受到省内生物制药企业及生物产业研究机构、企业学员的一致好评。
四、未来计划
1.打造品牌项目建设机制。
对近年来高级研修项目进行梳理总结,评选出一批学科优势强,培训效果好,学员满意度高的精品高级研修项目,除满足国家级、省级的培训任务外,由基地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培训影响力。
2.加强网络培训平台建设。
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部署,推进吉林大学非学历教育在线平台建设,将基地网络培训平台纳入学校整体非学历教育规划,进一步完善在线高级研修项目培训。同时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解决员工与单位的“工学矛盾”。
综上,吉林大学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校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公益属性,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吉林大学完备的学科教育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为依托,以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为后盾,将吉林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带动全校、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东北地区优秀基地。在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发展区域内继续为我省乃至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骨干人才,助力我省和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21-24日在新疆举办
7月28-30日·敦煌|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
8.19-23 •北京 | 高校虚拟现实/ChatGPT/AI虚拟人/数字孪生最新技术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在北京举办
协作组函[2023]1号 关于开展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注中教全媒体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