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遵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融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数字赋能、创新供给、专业融通、课程融合”人才培养总要求,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及时修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首次将学分制引入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学历继续教育增添了灵活性与多样性,特别是必修与选修课程类别的设置,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新版培养方案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融通性与应用性,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立足自身特点,做好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来灵活、科学地进行学分制改革,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灵活的学习服务,切实提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育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2.形成融通育人格局。构建学校、站点、专业、课程、师资、资源平台等“六位一体”融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全方位融通育人格局。充分发挥学校经、法、管主干学科优势,开好《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管理学通论》等通识必修课程,实现专业融通,课程融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端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始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干部培训工作,是湖北省以及中南地区最早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校,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取得了显著成绩,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办学过程中,我们立足湖北、辐射中南,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与普通本科同校同质的培养要求,始终坚持办学过程中的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始终将办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逐步构建起与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成效显著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生态体系。
一、背景
《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22〕2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提出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课程学习和培养过程管理,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我校已逐步形成以规范管理为主线,以融合创新为推手,以数字赋能为支撑,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流程,重构课程体系,着力构建起以融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生态发展体系。
二、做法与举措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遵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融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数字赋能、创新供给、专业融通、课程融合”人才培养总要求,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探索构建与“法与经济学科群”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特色融通专业与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融通性、应用型人才。
(一)深化学制改革,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中,学校按照“教学组织以课程为核心,学生管理以个体为对象”的思路,强化学科融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灵活设置的原则,设计满足个性化需要的课程体系。2019年,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修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全程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普通本科专业全程培养方案,完成了专升本、专科两个层次共20个专业的全程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于2020级开始正式启用新版培养方案,执行新的教学计划。新版培养方案首次将学分制引入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学历继续教育增添了灵活性与多样性,特别是必修与选修课程类别的设置,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新版培养方案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融通性与应用性,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22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22〕2号)要求,在继续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融通性原则,学校进一步修订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总学分调至100个学分,总学时控制在1700学时左右。调整了课程结构与课程类别,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种课程结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必修)、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学科基础课程(必修)、融通专业课程(必修)、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选修)、实践教学环节(必修)六种课程类别。进一步增强了培养方案的融通性与适应性,开齐开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四史”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全程教学计划中强化了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环节;强化数字赋能,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确保线下面授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的20%。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数字赋能驱动
为适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学校实施了数字化转型工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缓解成人学员工学矛盾。推动办学管理智慧化建设,2021年初正式上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课程资源管理平台,开始大规模、全范围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平台涵盖所有成人教育日常处理业务,包括招生、学籍、教务、考务、学务、论文、毕业等,以及配套的查询统计功能,实现了业务工作流程化,工作流程数字化。
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中,选取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资源丰富的部分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持续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建立网络课件资源库,高等学历继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已收录课程542门,匹配130门课程网络课件,推动实现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着力提升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水平。逐步形成了“互联网+”管理与教学体系,以及“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三)坚持四个统一,实现与普通本科同校同质
统一人才培养标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以及毕业要求上是基本保持一致的。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课堂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环节都是按统一标准完成的。毕业论文一直以来都由学校专任教师指导完成,自2018年起,学校要求申请学士学位的论文知网查重要低于15%,这样高标准的要求在其他高校也无先例。在2022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位论文抽检中,我校113篇学位论文全部高质量通过。
统一配备师资力量。打破教师资源壁垒,全校1500余名专任教师均可承担继续教育教学任务,为提升办学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人力智力保障。各教学单位遴选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继续教育教学任务,将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授课纳入各学院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名师站讲台”的“硬指标”。
统一课程安排设置。保持普通本科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基本一致,同时基于两类学习者的差异,通过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现普通高等教育学习者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需求的差异。
统一教学过程管理。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同普通本科教育一样,均由各教学单位统一安排落实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均有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基本的授课、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且还有较为系统、严格的教学质量的监管监控环节。
三、成效
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坚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融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现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本案例的成效和特色创新之处有以下四点:
(一)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学分制改革是当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工作。我校立足自身特点,做好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来灵活、科学地进行学分制改革,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灵活的学习服务,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切实提高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育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
适应“数字化+教育”新形态新要求,以智慧教育赋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与学、教学管理、教学服务过程中的融合应用,利用数字化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支撑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推动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
(三)与普通本科同校同质的培养目标
高质量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导向。我校立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通过坚持“四个统一”:统一人才培养标准、统一配备师资力量、统一课程安排设置、统一教学过程管理,实施与普通本科同校同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同校同质的实施过程,是打造高质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体系的过程,也是提升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整体声誉的过程。
(四)形成全方位融通育人格局
围绕学校“建设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发展目标,我校构建了学校、站点、专业、课程、师资、资源平台等“六位一体”融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全方位融通育人格局。充分发挥学校经、法、管主干学科优势,开好《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管理学通论》等通识必修课程,实现专业融通,课程融合,打通了培养课程体系。
四、启示
本案例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改革培养模式,整合教学资源,融合数字技术,探索构建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融合学校特色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融通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成熟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做好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融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的“同校同质”,以培养融通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真正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4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AI大模型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研修班将于7月18-21日在北京举办
2024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19-22日在敦煌举办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赋能教学创新设计研修班将于7月19-21日在敦煌举办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科研教学能力跃升与场景创新实践高级研修班将于7月21-22日在敦煌举办
全国高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数字人/ChatGPT/植物仿真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于7月29日-8月2日举办
2024(第十届)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将于10月在京召开,主题:加快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金属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发起成员单位邀请函
关注中教全媒体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